ShockWatch标签(防震撞指示标签,通过内部化学物质变色反映货物是否受到超过阈值的冲击或振动)是精密的一次性监测工具,其灵敏度和可靠性受存储环境影响较大。长期存放(通常指3个月以上)时需注意以下事项,以避免标签失效或误触发:
一、存储环境控制
1.温湿度管理
温度范围:需保持在15℃-30℃的恒温环境。
避免长期处于0℃以下低温:低温会导致标签内部的化学指示剂(如染料)凝固,可能引发不可逆的结构变化,影响冲击响应灵敏度。
禁止超过40℃高温:高温会加速标签内部胶粘剂老化,导致标签从载体上脱落,同时可能引发化学物质提前反应(出现“假阳性”变色)。
湿度控制:相对湿度需控制在30%-60%。
潮湿环境(湿度>70%)会导致标签纸质载体受潮变形,内部化学层吸潮后可能发生扩散,甚至提前显色。
干燥环境(湿度<20%)需避免:过度干燥会使标签表面覆膜脆化,易出现裂纹,导致化学物质泄漏。
2.避免物理冲击与振动
存放时需将标签置于平稳、无振动的区域,远离叉车通道、冲压设备等强振动源,避免因持续微振动导致内部玻璃管(部分型号)提前破裂或化学物质移位。
搬运和堆放时轻拿轻放,禁止挤压、摔落标签(即使未激活,剧烈冲击也可能破坏内部结构),单个包装堆叠高度不超过30cm。
3.远离污染源与光照
化学污染:禁止与溶剂(酒精、汽油)、酸碱物质、油脂等接触,此类物质会腐蚀标签表面覆膜,或与内部化学指示剂发生反应,导致误显色。
光照防护:需避光存放(尤其避免阳光直射或紫外线照射),可使用不透光纸箱或黑色塑料袋包裹。紫外线会加速化学物质氧化,降低标签的稳定性(部分型号的指示剂对紫外线敏感)。
二、包装与堆放规范
1.保持原包装完好
未使用的ShockWatch标签需保留原出厂包装(通常为密封塑料袋或纸盒),包装上的“禁止冲击”“防潮”标识需清晰可见。
若包装破损,需用新的密封袋重新封装,防止灰尘、水汽进入标签内部。
2.分类与隔离存放
不同型号(如不同冲击阈值:5G、10G、50G)的标签需分开存放,并用标签注明型号和阈值,避免混淆(误用不同阈值的标签会导致监测数据失效)。
禁止与尖锐物品(如剪刀、金属零件)同箱存放,防止刺破包装或划伤标签表面。
三、保质期与库存管理
1.关注保质期
ShockWatch标签的保质期通常为12-24个月(具体以厂家标注为准),长期存放需优先使用“先进先出”原则,避免超过保质期。过期标签的化学稳定性下降,可能出现灵敏度漂移(该触发时不触发,或轻微振动即触发)。
存放时需在包装外标注入库日期和过期日期,定期清理过期标签。
2.禁止提前激活
存放过程中需避免按压、弯曲标签表面的激活区域(部分型号有触发按钮),防止误激活导致标签失效。
对于带粘性背胶的标签,需保持离型纸完好,避免背胶提前粘连灰尘或失效(影响使用时的粘贴牢固度)。
四、长期存放后的检查
启用前需检查标签外观:表面无破损、无变色,背胶无老化(触摸无发黏或硬化)。
若发现标签边缘有渗液、提前显色或包装内有异味,需判定为失效,禁止使用。